關于舉辦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試點工作與自然資源調查業務應用高級培訓班的通知
2022年08月01日 16:18 1393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會展信息
中礦聯發〔2022〕47號
關于舉辦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試點工作與自然資源調查業務應用高級培訓班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為全面掌握我國土壤資源情況,國務院決定自2022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為確保土壤普查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充分發揮自然資源調查業務專業優勢,在黑土地普查基礎上幫助相關單位快速掌握普查工作的核心技術方法,積極參與此項工作,中國礦業聯合會定于8月舉辦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試點工作與自然資源調查業務應用高級培訓班,培訓班圍繞土壤普查工作出臺背景、主要技術分析、技術規范和質量控制、市縣級土壤普查試點工作解析、參與土壤普查應具備的資質及項目申報要求、土壤普查相關儀器、設備、耗材應用等內容聘請國內一流專家學者就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答疑。具體通知如下:
一、授課題目及授課專家:
主持人:車長波 中國礦業聯合會秘書長
(一)授課題目:土壤普查—自然資源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授課專家:汪民 原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二)授課題目: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方案解讀
授課專家:盧昌艾,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三)授課題目:地質環境調查監測與土壤普查
授課專家:關鳳峻,自然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研究員,原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長,博士,研究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曾任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院長,國土資源部儲量司司長。
(四)授課題目:土壤普查測試技術和健康地質
授課專家:齊亞彬,自然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原主任。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自然資源及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委-勘查及測試標準技術委員會主任。
(五)授課題目:我國主要土壤類型及其分布
授課專家:黃元仿,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自然資源部農用地質量與監控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任國務院第三次土壤普查專家技術指導組成員(平臺技術組),北京市第三次土壤普查專家技術指導組成員;國際土壤學聯合會(IUSS)土壤工程與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土壤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土壤學會理事長、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土地利用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耕地質量調查評價與提升、礦山生態修復、水土資源高效利用等研究。
(六)授課題目:土壤類型鑒定與剖面描述
授課專家:吳克寧,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土地學會常務理事、土地生態分會與學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土壤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土壤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第三次土壤普查頂層設計技術組成員,外業調查技術組副組長;京津冀豫華北片區片長。農業部耕地質量建設專家指導組成員;全國國土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土地利用、節約、監測分技術委員會委員;自然資源部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創新中心副主任;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土地資源管理分委員會副主任。長期從事土地調查評價與監測、土壤發生與分類、土壤功能與土地利用研究。
(七)授課題目:表層土壤調查采樣與數字制圖
授課專家:葉回春,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副研究員,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中科院空天院未來之星人才,北京市第三次土壤普查專家技術指導組成員。獲國家林草局梁希林草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十三屆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北京土壤學會青年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等多項獎勵。長期從事土壤屬性空間制圖、耕地質量調查評價、作物長勢遙感監測評估等研究。
(八)授課題目:我國主要農耕區土地地球化學質量調查
授課專家:莊育勛,博士,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原主任,曾任中國地質學會前寒武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地層專業委員會新地層命名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理事、全國國土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九)經驗分享:河北省典型市縣土壤調查方案及實施經驗
授課專家:賈良良,博士,研究員,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農業資源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專家,河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專家組成員。
(十)授課題目:土壤普查外業相關儀器設備的應用
授課專家:張靜,生態環境修復師,現任北京德嚴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關村眾信土壤修復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簡稱土盟)會員。曾多次受邀參加全國土壤修復大會、全國土壤與地下水學術研討會等大型會議。多次參與土壤普查要點全過程高級培訓班、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外業調查技術要點及案例分析高級研修班,并主講外業設備的應用和案例分析。
(十一)授課題目:便攜式設備應用分享-污染土壤的現場重金屬篩查
授課專家:鐘逸,便攜式XRF現場應用專家,現任朗鐸科技產品經理,多次參與起草便攜式XRF行業標準,十余年XRF應用開發從業經歷,致力于光譜產品,新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支持與推廣。
二、培訓時間
2022年8月25-28日(25日13: 00-21:30報到)
三、培訓地點
昆明滇池豪生酒店(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滇池旅游度假區怡興路9號)
四、考察安排
土壤普查或生態修復項目現場
五、培訓對象
本次培訓主要面向各級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單位,全國地質勘查單位(地質實驗測試機構)總工程師、分管領導、技術骨干等相關負責人,從事地質實驗、地質調查、土壤普查、環境調查治理、測繪、工程咨詢、調查咨詢、環保修復等單位參與生態修復、土壤普查工作人員。
六、報名方式及費用
(一)線下參加:培訓采取現場封閉授課的方式進行。
培訓費用(含資料費、午餐和晚餐、結業證書等):會員單位2200元/人,非會員單位2800元/人(未繳納2021-2022年會費的會員單位按照非會員單位收?。?。住宿:標準/單間320元/天/含早餐,高級間380元/天/含早餐,統一安排,費用自理(住宿需求請在報名系統參會人員信息備注欄中標注)。此次培訓不接受現場繳費。
(二)線上參加:培訓以線上(視頻直播或錄播)方式舉辦。
培訓費用:會員單位 3600 元/單位,非會員單位5000元/單位(未繳納2021-2022年度會費的會員單位按照非會員單位收取)。注:請線上參會代表務必將手機號碼填寫正確,報名繳費成功后,參會鏈接、帳號密碼在培訓召開前一天以短信、微信形式發送至聯系人手機,請注意查收。
線上觀看直播條件:(1)電腦配置建議i5以上處理器,8G以上內存,瀏覽器建議使用火狐或者谷歌;(2)提供穩定的網絡環境,建議下行網絡10M以上(觀看優酷等視頻平臺不卡頓),且無視頻流限制。一個賬戶對應一個終端設備。
(三)報名參加:培訓班實行網上報名,登錄http://meeting.chinamining.org.cn/完成網上報名注冊,報名截止2022年8月16日。
(四)繳費方式:請于2022年8月16日前匯入中國礦業聯合會賬戶(戶名:中國礦業聯合會,賬號:0200002809014422592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西四支行)。匯款時請注明土壤培訓班。以個人名義匯款時請備注開票單位名稱。培訓提供增值稅普通電子發票。開票信息(單位名稱、納稅人稅號、聯系人電子郵箱和手機號)請在報名系統填寫,咨詢電話:010-66557697、010-66557681。
七、培訓證書
線下參加培訓并通過考核的學員,將獲得由中國礦業聯合會頒發的《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試點工作與自然資源調查業務應用》高級培訓班結業證書。
八、聯系人及方式
聯 系 人:孫 婧 010-66557664 18001101524
傳 真:010-66557666
九、交通路線
(一)從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到酒店
1.機場到酒店自駕車或乘出租車:
走機場高速-虹橋路-二環快速A線-滇池路,全程38公里,50分鐘,高速收費10元,乘出租車約100元。
走機場高速-東繞城高速-杭瑞高速-紅塔東路,全程46km,45分鐘,高速收費27元,乘出租車約120元。
(二)從昆明站到酒店
L.乘公交:在昆明站(北京路)公交車站乘坐44或24路
公車直接到達紅塔東路口(滇池路)下車,步行909米(13分鐘)到達酒店。票價2元。
2.乘地鐵:在昆明站乘地鐵1號線到火車北站,站內換乘5號線到魚戶村 地鐵站下車,從B口出站,步行1.1km(17分鐘)到達酒店。票價5元。
3.出租車:全程12公里,大約25元。
(三)從昆明南站站到酒店
1.乘地鐵:昆明南站乘坐地鐵4號線到達火車北站,站內換乘5號線到魚戶村地鐵站下車,從B口出站,步行1.1km(17分鐘)到達酒店。票價7元,行程需1小時46分鐘,40.4公里。
2.乘出租車:全程30公里,大約70元。
十、疫情防控要求
(一)參加培訓人員(含工作人員,下同)培訓前14天不能到中高風險地區,報到前做好健康碼、“通信行程卡”自查;若培訓前14天到過中高風險地區、港臺地區、國外旅居史,或被判定為新冠病毒感染者(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不得參加本次培訓。全體參培人員需提供48小時的核酸檢測結果。行程碼帶“*”的人員原則上不得參加培訓。
(二)已治愈出院的確診病例或已解除集中醫院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尚在隨訪或醫院觀察期內的不得參加。
中國礦業聯合會
2022年7月18日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yuyu666.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mqk@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