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輝煌十年有色志?奮進新時代
2022年09月15日 9:39 838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輝煌十年有色志 作者: 定律 張弦
十年奮進,十年輝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多次深入有色企業考察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的關懷和殷殷的囑托激勵著有色金屬行業的廣大員工,有色金屬工業邁上了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為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有色金屬工業的非凡成就,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本報特推出《輝煌十年有色志》系列特稿。
2017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南南鋁加工考察。
有色金屬作為國民經濟中重要的基礎原材料,是支撐經濟發展和國防科技事業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設制造業強國、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的重點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特別是近10年來的發展,中國已發展成為世界有色金屬工業生產、消費和貿易第一大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目前已經形成門類齊全、體系完整、規模宏大、結構優化的產業體系和生產能力,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世界有色金屬工業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金川集團蘭州科技園調研考察時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和戰略舉措,必須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和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這個關鍵,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2016年6月3日,在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由寶鈦集團研制的4500米載人球艙前,親手撫摸了球艙表面,手指停留在一顆螺釘上,語重心長地說:“這上面的每一個零部件,都不容易啊。”
2017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南南鋁加工考察時指示,“國有企業要做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做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做實施國家重大戰略的排頭兵。”
2018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中國科學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時,與“深海勇士”號的研究技術人員進行了交流互動。在介紹到4500米載人潛水器球殼項目組組長、寶鈦股份總經理賈栓孝時,習近平總書記笑容滿面地握著賈栓孝的手說:“寶鈦不錯,我知道!”
2018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鋁集團將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促進企業起死回生、扭虧脫困的有關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
2018年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指出,“黨中央歷來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改革舉措,民營企業要堅定信心。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權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繼續發展壯大。”“民營企業要進一步弘揚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抓住主業,心無旁騖,力爭做出更多的一流產品,發展一流的產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后,在會議上強調,“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也是不可再生資源。要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不斷提高開發利用的技術水平,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加強項目環境保護,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藍圖已經繪就,畫卷徐徐展開。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有色金屬工業的囑托,有色金屬工業緊扣時代的脈搏,堅決貫徹總書記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用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正昂首闊步走在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有色強國之路上,不負習近平總書記對有色金屬工業的囑托。
讓我們跟隨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足跡,回顧有色工業10年發展的歷程,生動展現廣大企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經濟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奮勇前行的積極成效,激勵廣大干部群眾滿懷信心、團結奮斗,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茁壯成長 規模更大
回眸歷史,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經過了艱苦奮斗、不斷探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勇于創新、協同攻關等發展歷程,取得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非凡業績。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我國有色金屬生產保持平穩增長,10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突破6000萬噸大關,達到6454.3萬噸,同比增長4.7%,占全球主要有色金屬的比重穩定在50%以上,在全球有色金屬總量規模方面領先優勢十分突出;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3644.8億元,創歷史新高,固定資產投資維持正增長,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推動世界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10年,有色行業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做好“加減乘除”的同時,堵住“出血點”、發掘“盈利點”,產業競爭力和影響力邁上新臺階;全行業依法全面從嚴治黨,為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提供了有力精神引領和制度保障……一組組亮眼的數字、一項項重大的改革、一次次高光的時刻,有色行業以優異的成績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10年,新舊動能轉換已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新動力。到“十三五”時期,有色金屬工業由低端向高端、由高速向高質量轉型取得了初步成效。有色行業在產業綜合實力方面成就顯著。國內有色企業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2019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色企業占8家;在全球精煉銅前10位企業排名中,中國占據了5家,其中,江西銅業位居榜首;全球10大電解鋁企業,中國占據5家,其中,中鋁集團和山東魏橋集團位居前兩位。這10年,有色行業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升級。有色企業通過產學研技術攻關,在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實現了自主創新,成功研發出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并應用生產,迅速實現了產業升級。近年來,有色行業加強了基礎研究,在原始創新和協同創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其中,電解鋁技術最為顯著。近年來,開發的600千安超大型鋁電解技術,屬世界首創、國際領先;自主研發的300千安及以上大型鋁電解技術早已輸出國外,在伊朗、印度、越南、哈薩克斯坦等國建廠,并取得了良好業績;自主研發的懸浮銅冶煉、氧氣底吹、雙底吹和“兩步”煉銅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自主生產的高端鋁材、鎂材和鈦合金材已應用于航空、汽車、高速鐵路等;超粗、超細、超純均質硬質合金,核電鋯鉿材料以及其他稀有金屬加工材,在替代進口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這10年,我國有色行業實現了工藝技術裝備的整體升級換代和生產的大型化、自動化、現代化。有色企業實現了從跟跑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一大批優秀科研成果。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涉及戰略性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有色行業,不僅本身許多領域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且其戰略地位和產業優勢對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引領和促進作用。一是加快高端材料的進口替代,不斷提升關鍵鋁合金材料自主可控能力,為嫦娥四號、長征五號、北斗導航等重點工程及新一代戰機、國產航母等重大裝備提供材料保障;二是一批民用飛機、汽車用鋁板帶項目建成投產,支持了大飛機、鋁結構汽車等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三是鑄軋法銅管生產技術提升,單根鑄坯突破32米,質量達1.6噸;四是“全深載人潛水器用鈦合金載人艙研制”為中國載人深潛裝備制造提供了關鍵材料支撐;五是多晶硅、動力電池材料的發展,為光伏、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提供了新動能。2021年10月16日凌晨,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中鋁造”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東輕、西南鋁、西北鋁為我國航天事業所需材料提供了保障。2016年,由陜西有色集團下屬寶鈦集團研制的4500米深潛器鈦合金載人球艙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勉勵,總書記等國家領導人對寶鈦研制的深潛器鈦合金載人球艙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
這10年,有色金屬工業扎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環保理念,綠色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上游開發過程中做好綠色開采,打造綠色礦山。近幾年來,全面推廣“采礦-選礦-充填”和“排土-開采-復墾”一體化有序開采,實現了礦山開采科學化、資源利用無害化、管理信息數字化和礦區社區和諧化。同時,大力推進低品位復雜難選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與選冶尾渣、廢水、廢氣的減量化、無害化與資源化,實現了清潔生產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再生金屬回收利用是有色金屬工業污染控制的重要途徑,依托“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加強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為節省原生金屬礦產資源、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作出了重要貢獻。2020年,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再生鋅產量分別為325萬噸、740萬噸、240萬噸、145萬噸。近年來,有色企業率先淘汰了全部落后產能,依靠科技進步,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推動節能減排全面持續開展,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電解鋁綜合交流電耗達到世界領先水平。2010年,全國電解鋁原鋁綜合交流電耗為15480千瓦時/噸,2020年降為13543.3千瓦時/噸,比2010年下降1936.7千瓦時/噸。
這些成績的取得,既得益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也是政府部門、生產企業、下游企業、科研機構、國際社會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國經濟社會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走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是時代賦予有色行業的新使命。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工信部、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部委陸續印發了《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等重要產業政策,明確了“十四五”有色工業的工作目標和任務,有色行業面臨減量發展、低碳綠色、科技創新、智能制造、資源保障等新的形勢和挑戰,高質量發展已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生機勃勃 活力更足
“十四五”期間,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仍處于戰略機遇期,產業增長潛力繼續釋放。同時,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和挑戰也明顯增加,國際市場環境復雜性上升,國內市場需求深刻變化。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沖擊和影響更是無法考量。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有色金屬工業必須加快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轉變。按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中心,堅持需求導向,加快結構優化提升,增強核心技術創新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有色產業深度融合,突破一批“卡脖子”材料產品和關鍵技術,全面實現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水平邁向中高端,為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提供強力支撐,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新動能。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有色行業正在以滿足國家重大工程和高新技術等領域重大需求為導向,重點圍繞“高精尖缺”集成和應用水平為目標,組織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推進一批重大關鍵技術突破;以滿足集成電路、大型客機、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高端領域的關鍵基礎材料需求為重點,加強基礎研究,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盡快實現批量化生產和應用,填補國內空白,解決進口替代。
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近年來,有色行業立足國內,加大重點成礦區帶找礦力度,增加儲量。加快推進西南、西北地區銅、鎳、鋰等重點成礦區帶遠景調查與找礦預測,提高稀土等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積極開展老礦山深部和外圍勘探,形成一批重點礦產資源接續區;著眼全球,加大境外礦產資源勘探、開發。通過投資并購、聯合投資等多種方式獲取境外礦產資源。以剛果(金)、贊比亞、秘魯等國家銅資源,幾內亞、印尼、牙買加、老撾、柬埔寨等地區鋁土礦資源,印尼、菲律賓、緬甸、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區紅土鎳礦為重點,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長期跟進,有序推進區域內重大項目并完善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和港口建設,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境外有色金屬生產基地和產業園區,增強境外資源保障能力。2021年12月23日,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為保障國家戰略資源供應鏈安全穩定,統籌推進資源整合和產業協同,推動資源聚合發展及產業鏈上下游縱向貫通,中國稀土集團從全局上謀劃,在關鍵處落子,對中國稀有稀土、五礦稀土、南方稀土生產經營各環節進行全面梳理、整合重組,產業布局向集約化、專業化、多元化邁進。
推動產業綠色發展。在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方面,有色行業也絕不手軟。近年來,在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開展污染土壤、廢棄土地治理,推廣礦山冶煉廢水生物制劑法深度處理與回收技術,實施煙氣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工程,確保“三廢”污染物達標排放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技術攻關。未來,全行業要鼓勵支持以廢雜銅為原料生產高附加值銅加工產品,提高現有冶煉中含有銅、鎢、鋯、銦、鍺、鎵、錸等有價元素二次資源回收利用水平;對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等含有色金屬廢舊再生資源,建立回收、拆解、熔煉到深加工的產業鏈體系,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水平。
加快實現產業模式智能化。隨著5G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革命性進步,企業智能化建設目標是在企業已有自動化、信息化建設基礎上,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邊緣計算、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在有色礦山、冶煉、加工企業的應用,實現設備、物料、能源等制造資源要素的數字化匯聚、網絡化共享和平臺化協同,建成集全流程自動化生產線、綜合集成信息管控平臺、實時協同優化為一體的智能工廠(礦山)。未來,以綠色礦山為代表的一大批有色企業,將把智能化運用到企業生產、管理、經營等方面,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智能助力。
擴大產品應用。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是今后擴大產品應用的主要途徑。探索推廣有色金屬“原材料生產+終端應用”銜接發展模式,通過上下游聯動實現資源高附加值利用,促進消費升級是有色行業正在摸索的一種全新模式。建設“鋁型材-汽車零部件-建筑構件-家居產品”產業群;“稀有稀土金屬-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動力電池材料”產業群。持續推進“以鋁節木”“以鋁代鋼”“以鋁代塑”等,拓展有色金屬應用新領域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就要優化資源配置。突破上下游產業鏈銜接瓶頸,促進有色金屬產業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提升整體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銅產業走礦山、冶煉、加工一體化發展道路;支持鋁產業與煤炭、電力、化工和清潔能源一體化發展,形成若干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有色行業正在量體裁衣,向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的步伐。
加強國際產能合作。積極推進有色企業圍繞國內礦產資源短缺,加大境外資源開發力度,通過境外并購、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建設一批大規模、品種齊全、配套完整的境外礦產資源基地,有色行業在“走出去”上早已拔得頭籌。充分發揮有色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特別是借助有色冶煉先進技術、裝備、管理及資本優勢,積極向資源、能源豐富的國家地區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選擇有條件的國家和地區布局鋁銅等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填補所在國家的空白,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等,已經成為有色企業“走出去”的一張張亮麗的“名片”,廣泛受到國際社會的褒獎,為我國在國際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下一步,有色行業將繼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和“走出去”戰略,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自己的作用。
強化人才隊伍支撐。人力資源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培養一支規模宏大、專業齊全、結構合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有色金屬人才隊伍是關鍵。有色行業依托重點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聯盟和公共服務平臺,加大行業高管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級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加強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校企融合,重點培養一批專業精深的“高級工匠”,提高產業技術隊伍整體素質。依托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發現、培養、使用和激勵拔尖人才。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引進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緊缺人才,為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從“中鋁杯”全國有色金屬行業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到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的成立,有色行業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在國際、國內兩個大舞臺上熠熠生輝。
開拓進取 實力更強
回望黨的十八大以來的10年,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始終走在轉型升級、改革發展的前沿,既為我國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開辟了道路,也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從蘭州到南寧,從遼陽到贛州;從金川集團到南南鋁加工再到金力永磁科技公司……總書記深入有色企業,對有色行業的重點企業進行考察調研,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產業表示了深切關懷,并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的囑托是對有色金屬工業的關心與肯定,更是對全行業的極大鼓舞。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對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全行業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和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有色金屬工業的指示精神。要求全行業深化結構調整,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有色金屬強國而努力奮斗。
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國有色金屬工業與世界經濟一道陷入震蕩之中。2020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對有色行業協會推動行業企業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作出部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積極響應總書記的號召,指導和幫助企業等會員單位科學精準防疫、有序復工復產,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有色企業也在協會的指導下,有序復工復產,實現了穩步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日新月異。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我國有色產業在變局中主動轉觀念,謀發展,發展穩中求進,成長為全球有色產業的“領軍”者。10年來,我國有色行業發展實現了飛躍前進,走進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并即將迎來新的歷史性跨越。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yuyu666.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mqk@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