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輝煌十年有色志?鈷業篇

2022年10月24日 9:55 6165次瀏覽 來源:   分類: 輝煌十年有色志   作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大力發展低碳循環經濟,并向世界作出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這是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國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

中國鈷工業順勢而為,抓住新能源汽車和5G產業快速發展的良好機遇,扎實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產業活力得到顯著提升,推動了行業高質量發展。

1

鈷——古老的金屬煥發生機

“天青色等煙雨”。鈷藍使得中國的青花瓷極具東方神韻,我國從唐朝開始就廣泛應用鈷的化合物作為著色劑。鈷是一種鐵灰色的硬質金屬,具有很好的耐高溫、耐腐蝕和磁性能,在電池材料中使用可以提高材料的循環和倍率性能,是重要的戰略金屬。鈷在國防、航空航天、醫藥、機械和鋰離子電池等領域有廣泛應用,是生產電池正極材料、高溫合金、硬質合金和磁性材料的最常用材料。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全球鈷工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已形成了成熟完備的產業鏈,在資源、生產、消費方面位列全球第一,技術裝備、科技研發水平總體處于世界第一梯隊。

2

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行業地位更加穩固

10年來,中國鈷工業乘著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東風,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實現了迅猛發展。2021年,中國精煉鈷產量和消費量分別為12.8萬噸和11萬噸,分別占世界總產量和消費量的76.6%和67.2%,相較10年前分別增長236%和233%。我國長期保持著世界第一鈷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的地位。

3

2021年,全球十大鈷生產企業中,我國占有9席,年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76.5%,相較10年前提高2.6倍。從細分環節來看,洛陽鉬業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鈷礦生產商,未來隨著該公司TFM混合礦和KFM一期項目的建成投產,洛陽鉬業將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鈷礦生產商;華友鈷業是全球最大的精煉鈷生產商,格林美和金川集團精煉鈷產能分別居全球第二位、第四位;中偉股份、格林美、邦普循環三元前驅體產量居全球前三位,容百科技和當升科技是全球排名前兩位的三元正極材料企業,行業龍頭引領效應正逐步顯現。

4

產業布局更趨合理

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從產業布局方面看,中國精煉鈷的生產區域主要是浙江、江西、甘肅、湖北、江蘇、湖南和廣東等7省區,精煉鈷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其中,浙江省精煉鈷產量最大,2021年該省鈷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37%。目前,我國鈷行業產業布局有進一步由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趨勢。

從產品結構方面看,伴隨著新能源汽車、5G網絡、航空航天等終端領域產業的快速發展,鈷產品結構不斷調整,鈷行業也隨之加快轉型升級。10年間,我國已經能夠生產各種類型的鈷鹽、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和鈷酸鋰正極材料,產品標準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0年來,我國鈷鹽產量增長近4倍,三元前驅體和三元正極材料產量分別是10年前的49倍和57倍。

5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企業園區建設與規范化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10年來,隨著經濟形勢與技術環境的不斷變化,甘肅、浙江、江蘇、湖北和江西等主要鈷生產地區相繼統籌企業進入工業園區發展,建成了甘肅金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能源鋰電產業園區、浙江省衢州市華友鋰電材料國際產業合作園、江西省贛州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和湖北省武漢格林美低碳產業園等。我國鈷行業積極做好碳排放“減法”和擴綠“加法”,采用高標準和先進的能源生態管理系統,保障園區、企業實現綠色發展。

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綠色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其中,金川集團龍首礦井下廢水利用建設項目實現了井下廢水的充分回收利用,年節約水費165萬元;金川集團熱電公司實施電機組節水技術改造,增加中水回收率及“以質定用”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率,實現廢水“零排放”目標;金川集團選礦廠循環水利用、二廠區8000噸高氧處理站、50000噸廠區污水處理站等一個個環保項目接連在金昌大地落地生根。華友鈷業將鈷資源提取全過程中鈷綜合回收率提升至99%以上,氨介質實現了資源化和循環化、冶煉廢水循環利用,MVR蒸發硫酸銨工序節能56%,實現了從鈷資源到鋰電材料全過程清潔生產、節能降耗和綠色制造。格林美堅持探索垃圾資源化的綠色低碳產業發展之路,建成了“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電池再制造-電池組再制造-再使用-梯級利用”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價值鏈。

6

堅持國際合作

海外開發碩果累累

為提升中國鈷資源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10年來,眾多企業投身海外鈷礦資源開發與合作,經過艱苦的技術攻關,嚴格的生產管理,并承受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將萬里之外的鈷礦變成身邊的可用之物。截至2021年末,我國獲得境外鈷資源權益儲量807萬噸,形成鈷礦權益產能12.8萬金屬噸/年。同時,通過在非洲和印尼的鈷資源合作開發,在海外建立了集采、選、冶于一體的資源保障體系,為國內制造平臺提供了具有成本競爭優勢和穩定可靠的原料保障。

堅持創新驅動

引領全球發展

10年來,鈷企業堅定不移地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在選冶技術、合金研發和電池材料領域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其中,金川集團聯合國內38家科研院校和大中小企業,組建了“甘肅省鎳鈷資源高效利用及新產品開發創新聯合體”。目前,該公司擁有“鎳鈷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4個國家級、“甘肅鎳鈷資源高效利用及新產品開發創新聯合體”等14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以及78個職工創新工作室,形成專業領域齊全、創新主體多樣、上下游協同、多系統互補的創新體系。華友鈷業針對鈷資源形態復雜、浸出難度大、元素組分多、分離純度難、鋰電材料制造要求高等問題,創造性地開發了多形態鈷資源協同高效浸出技術、基于氨皂化萃取的多組分高效分離提純技術、萃取鈷液短程制備鈷系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材料關鍵技術,成功解決了多形態原料的規?;瘏f同處理難題,突破了多組分高效分離的瓶頸。華友鈷業“高電壓鋰電前驅體四氧化三鈷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當升科技構建了自身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為科研創新工作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高溫型鎳鈷錳鋰多元材料”等12款產品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北京市新產品;容百科技單晶型、NCA、高鎳、核殼技術正極材料的研發正逐漸釋放科技紅利,助力該公司產品快速占領全球市場。

堅持循環利用

再生資源地位凸顯

10年來,為彌補鈷原生資源供應緊張的局面,行業內大大提高了其他金屬礦產伴生鈷資源及再生資源利用率,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我國鈷原料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使中國成為全球再生鈷第一生產國。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鈷業分會統計,2021年,中國再生鈷產量達到2萬噸,占全球再生鈷產量的60%,占國內總鈷產量的15%。再生鈷產業的崛起,有效地緩解了鈷資源供應約束的矛盾,提升了行業生態效能與整體的經濟效益。

堅持上下游協同發展

服務保供穩價

自2020年初疫情發生以來,受世界經濟形勢影響,鈷行業在原料供應、生產、物流、終端消費等方面受到諸多挑戰,鈷產品價格出現了大幅波動。為此,國內主要鈷行業骨干企業與中下游企業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戰略合作與協同發展,為保障我國相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國家保供穩價作出了重要貢獻。

10年砥礪前行,10載春華秋實。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中國鈷工業正煥發著青春與活力,以昂揚的姿態,為早日實現鈷工業強國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yuyu666.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mqk@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

JULIA ANN 精品艳妇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