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打造“普朗樣板”
——中國銅業普朗銅礦智能礦山建設紀實
2022年11月01日 9:41 7118次瀏覽 來源: 中國鋁業報 分類: 銅資訊 作者: 秦萍
近年,中國銅業積極探索智能礦山建設,大力推進基于5G的智能無人化系統、無人化作業,為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目標不懈努力,傾力打造智能礦山標桿企業,5G智能礦山成功實現工業應用,成為全國首個實現5G工業應用的有色金屬地下礦山,也是全國首個高海拔地區5G智能礦山。
逐浪前行
坐落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雪域高原深處的普朗銅礦是一座以銅為主,伴生鉬、金和銀等多種有用組分的超大型銅多金屬礦床,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地下開采銅礦山。自2018年2月投產以來,普朗銅礦每年對迪慶藏族自治州工業總產值的貢獻率達40%以上。
普朗銅礦礦區海拔3400至4500米,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給安全生產帶來了較大挑戰。地下開采存在人工操控痛點,平硐穿脈內存在安全隱患(如泥石流災害),對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為安全生產帶來潛在影響。
智能礦山建設是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礦山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迪慶有色從充分發揮先進采礦工藝技術裝備能力和進一步提升規模生產優勢角度出發,在2020年年初開啟了“5G+智能礦山”建設步伐。在中國銅業、云南銅業的幫助指導下,迪慶有色與中國移動云南分公司、中鋁智能銅創科技(云南)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密切協作,先后完成了需求調研、設計勘查、5G建設、技術驗證等系列工作。
迪慶有色以數字化、智能化礦山建設為方向,在5G智能礦山建設中實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策略,高起點、高標準選擇先進的工藝、設備和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建成了一張5G工業專網。
2021年5月至6月,迪慶有色開展礦山生產智能裝備、智能控制系統調試, 5G智能礦山工業應用在礦山成功落地,實現井下穿脈內鏟、運、卸礦作業自動化、智能化,成功打造了少人和無人生產作業全流程智能化解決方案,為采選尾工藝全流程控制和信息協同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7月,“中鋁集團普朗銅礦5G智能礦山發布會”在昆明舉行,標志著普朗銅礦成為全國首個實現5G工業應用的有色金屬地下礦山。
迪慶有色依托生產流程“礦石流”主線,以“1張5G礦山專網+1個礦山工業互聯網平臺+N類5G智能設備和智慧礦山應用”,將5G專網、5G智能裝備、礦山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智能礦山四個部分的生產要素全面連接,推進井下無人駕駛、井下定位、井下交通管理等的創新應用,有效提升了礦山生產的本質安全,助力效率提高、成本下降。
“智”造綠色
憑借5G工業專網的建成,迪慶有色運用智能裝備與控制技術,建立采選尾全流程的在線智能監控系統、無人駕駛運輸系統、選礦全流程智能無人操作系統、長距離智能化尾礦輸送監控系統,實現覆蓋地質、采礦、選礦、動力、生產管理全過程的智能化生產線,最大限度降低采礦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借助科技的力量,迪慶有色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有效防止和減少礦山開發對周邊環境和生物的影響。5G技術在金屬礦山的工業應用,使礦山整體生產效率提升了64%,并提高了礦山作業安全。
建成后的5G+鏟運機無人駕駛系統,實現井下穿脈內鏟礦、運礦、卸礦作業自動化、智能化,無需人工穿脈內操作。
在迪慶有色明亮整潔的地表遠程控制中心,員工在電腦操作平臺前熟練操控鏟運機進行礦石鏟裝運輸,井下實時傳回的視頻聲音清楚、畫面清晰,整個操控過程信號穩定順暢,實現了井下穿脈內鏟礦、運礦、卸礦作業全過程精確感知、精準控制,降低了生產安全風險,改善了員工工作環境。
“建設智能礦山,極大提升了礦山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了資源生產規模和質量,為員工創造了更加良好的作業環境,礦山的競爭力也在持續提升。”迪慶有色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剡兵介紹說。
下一步,迪慶有色還將打造“全感知+全連接+全計算”智能模式,將其貫穿生產作業全場景。該企業將在現有網絡基礎之上,建設一張“有線+無線”工業互聯網,打造“1+1+N”(一張5G專網、一個平臺、N個應用),實現礦山運營管理、安全環保管理、能源管理等系統互聯互通,實行統一架構,完成智能運營管控等系統建設,為礦山高質量發展賦能。
作為中鋁集團智能礦山建設試點單位,中國銅業普朗銅礦將加快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推進智能礦山建設,傾力打造智能礦山標桿,為行業和集團智能化建設提供“普朗樣板”。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yuyu666.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mqk@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