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慶二十大】輝煌十年有色志?金銀篇
2022年11月04日 21:47 541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輝煌十年有色志 作者: 唐武軍 石和清
十載砥礪前行,十年春華秋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有色金銀工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緊扣有色金銀行業發展新形勢、新任務,創新驅動謀發展,銳意進取開新局,不斷推動提升我國白銀和有色黃金產業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10年來,有色金銀工業不斷為國家金銀戰略資源儲備、高科技行業貴金屬應用等提供重要支撐與原材料保障,在向“有色強國”加速轉變的進程中體現了有色金銀行業的擔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做好“兩山”理念實踐示范方面,有色金銀行業全面推動金銀行業綠色礦山、綠色制造體系和綠色產業示范基地等建設;目前,“山東金都——山東招遠市”和“中國銀都——湖南永興縣”正在為推動行業綠色、低碳、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提供“招遠樣板”和“永興樣板”。
大力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金銀礦產資源勘查成果顯著
10年來,我國金銀礦產資源勘查成果顯著,金銀資源保有儲量大幅增長,發現了全球最大單體金礦——山東煙臺海域金礦、亞洲最大銀礦——內蒙古雙尖子山銀鉛鋅礦等一大批金銀礦山。截至2021年,我國黃金礦產儲量較10年前增長58.80%;白銀礦產儲量較10年前增長171.97%。
其中,由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勘探發現的山東煙臺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依據JORC規范標準,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域金礦保有黃金礦產資源量為562.37噸,平均品位高達4.20克/噸,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為近20年來全球發現的最大單體金礦。由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在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雙尖子山探明的超大型銀鉛鋅礦,銀金屬量15129.29噸,銀品位138.34克/噸,入選“2018年中國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礦區保有資源儲量和潛在經濟價值巨大,是中國銀礦勘查的重大突破。
加強整合優化產業結構
金銀產業實力和集中度增強
10年來,中國黃金和白銀產業不斷整合優化重組,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有色冶煉廠副產黃金、白銀產量隨著銅鉛企業重組并購和擴建規模提升,產業集中度也在提高,大企業主導我國黃金、白銀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產業整體提質增效。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金銀分會統計數據,2021年,全國有色冶煉廠副產黃金172.85噸,同比增長7.08%,占全國黃金總產量443.56噸的38.97%,較2020年提高5.3個百分點,較2012年提高18.44個百分點;白銀產量由2012年的13158噸,增長到2021年的24629噸,增長了近1倍,年均增長7.82%。
積極培育金銀消費市場
產品結構整體升級提高
10年來,中國黃金白銀消費整體穩步增長。一方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銀珠寶首飾需求得到促進;另一方面,工業發展帶動了金銀工業應用的需求。此外,隨著金融改革和創新持續推進,實物金銀和金銀金融衍生產品投資越來越便利,推動了金銀消費投資。
消費方面,國內黃金消費量由2012年的832噸,增長到2021年的1121噸,增長了34.70%,年均增長5.91%;國內白銀消費量由2012年的6360噸,增長到2021年的7307噸,增長了0.22倍,年均增長2.12%。
大力推動海外金礦資源開發
提高國家黃金資源供給保障能力
10年來,眾多中國資源型企業、金融投資企業等通過跨國并購來實現自己的企業戰略,并購的頻次、范圍不斷擴大,金額不斷增長。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披露資料,截至2018年,黃金位列中國企業投資境外主要礦種項目數量第二位(僅次于銅)。安泰科初步統計,截至2021年,我國海外金礦投資控制的權益黃金資源量(非黃金儲量)已經超過6000噸。目前,中國四大黃金集團——中國黃金集團、紫金礦業集團、山東黃金集團和山東招金集團紛紛在海外投資金礦,多家有色企業和金融企業也布局海外金礦開發。紫金礦業集團和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控制黃金資源儲量均超過1000噸,居于行業前列。
加強行業科技創新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10年來,有色金銀行業科技創新取得以下幾個方面進步,推動產業不斷轉型升級。
一是有色金銀貴金屬創新體系完善和發展方面,有色金銀貴金屬行業科技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技術經濟創新聯盟,國內高??萍紕撔缕脚_等建設取得進展。在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科技服務機構和產業化基地方面,為提升國內貴金屬行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推動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滿足國家對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產業集聚的時代要求,過去10年,中國貴金屬行業成立建成多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和產業化基地。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稀貴金屬綜合利用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低品位難處理黃金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融合創新中心1個。目前,國內貴金屬行業重點龍頭企業基本都建立了科技創新平臺,部分企業建成了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部分貴金屬產業聚集地正在打造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為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促進貴金屬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科技創新平臺產業聯盟建設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10年間,國內貴金屬行業主要技術經濟創新聯盟機構和協調小組達到8個。此外,10年間,國內金銀貴金屬行業還建成了國土資源部(自然資源部)金礦成礦過程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自然資源部)貴金屬分析與勘查技術重點實驗室等數十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二是工藝技術提升改進方面,黃金冶煉、二次資源回收科研與產業化、金銀深加工技術均取得進展。在黃金冶煉科技進步方面,造锍捕金是其中技術進步的代表。氧氣底吹造锍捕金技術,通過造锍熔煉將金、銀等貴金屬富集于銅锍,對復雜難處理金精礦有很好的綜合回收效果,解決了現有傳統黃金冶煉企業規模小、環保壓力大、金屬回收率低等問題,是黃金冶煉行業的重大技術變革,為黃金冶煉和銅冶煉的產業技術升級提供了新途徑。而由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學完成的“氧氣底吹熔煉造锍捕金處理復雜金精礦技術開發與應用”獲得2017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行業科技進步方面,共有48個貴金屬(以金銀冶煉與加工項目為主)項目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冶煉裝備方面,新建設銅鉛陽極泥處理核心設備——卡爾多爐容積有整體增大趨勢。
在二次資源回收科研與產業化方面,電子廢棄物等復雜二次資源中稀貴金屬回收也取得進展,中國銀都——湖南永興、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等實現二次資源中稀貴金屬回收產業化;中國銀都——湖南永興是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國家稀貴金屬再生利用產業化基地,中南大學、永興縣榮鵬金屬有限公司、永興鑫裕環保鎳業有限公司完成的“復雜二次資源中稀貴多金屬分離回收關鍵技術及應用”;中南大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典型電子廢棄物高效回收及清潔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均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在金銀深加工攻關方面,核電用銀合金控制棒、銀粉銀漿、金基合金靶材等科技攻關取得進展。例如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產品銀基電真空焊料和鎳鉑靶材作為云南展區科技類展品,亮相2022年9月27日由中宣部、國家發改委等共同主辦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銀基電真空焊料是城際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新基建保障產品,廣泛用于真空滅弧室、光電倍增管、高壓直流繼電器等電真空器件的釬焊,有效地提升了我國輸配電控制系統開關通斷的可靠性,保障了我國高鐵、地鐵等軌道交通的平穩運行。
此外,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旗下有研億金多款超高純金屬靶材產品等參展于2018年11月13日在國家博物館開幕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由有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開發的銅、銀系列(6N)和鈷、鎳、鈦、金、鉑系列(5N)等超高純金屬原材料及其濺射靶材生產工藝,實現了集成電路關鍵原材料的自主供應,打破了國外壟斷。
在貴金屬深加工項目獲獎方面,西安諾博爾稀貴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百萬千瓦級核電用銀合金控制棒”,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高溫燒結銀漿用超細銀粉研發及產業化”,東北大學、沈陽東創貴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高品質裝飾用金基合金靶材的制備新技術及應用”等均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三是產品結構提升改進方面,技術進步推動白銀產品結構出現較大調整,光伏用銀在白銀消費結構中占比不斷提高。安泰科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白銀消費7307噸,其中光伏消費2441噸,同比增長19.7%。光伏在中國白銀消費中比重達到33%,較2012年占比13%提高了20個百分點。近年來,蘇州思美特表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正銀銀粉,打破了國外品牌壟斷市場的局面,整體推動了國內太陽能光伏用銀粉技術的進步。
積極提升產業價值鏈
促進產業聚集集群發展
10年來,中國重要的黃金白銀生產地——山東招遠、湖南永興、河南濟源等地正在積極提升產業價值鏈打造樣本,金銀產業呈現聚集示范發展態勢,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特色。其中,中國金都——山東招遠黃金產量連續46年穩居全國縣級市之首,擁有山東招金集團、中礦集團為代表的100余家黃金企業,打造了集探采、選冶、精深加工、黃金旅游、黃金教育等于一體的、年產值近千億元的黃金產業。目前,山東招遠市正沿著“做好金、延伸金、超越金、不唯金”的“四金”新路徑,全面推進黃金全產業鏈為特征的國內一流中國金都,為黃金產業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招遠樣板”。
中國銀都——湖南永興縣提出“千億元產業、千億元園區”發展目標。繼2004年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銀都”以來,湖南省永興縣已連續17年保持全國第一產銀縣,并先后被評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國家稀貴金屬再生利用產業化基地、國家涉重金屬類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理基地、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等。
產業金融蓬勃發展
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10年來,中國黃金、白銀產業金融蓬勃發展,多層次多產品的黃金白銀市場體系逐步建立。這其中標志性事件,就是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白銀期貨、白銀黃金做市商制度、白銀標準倉單、黃金期權等,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國際板、上海金、上海銀和白銀詢價期權等。
2012年5月10日,白銀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
2012年5月10日,白銀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上市,標志著中國白銀產業的市場化翻開了新的一頁,世界白銀市場有了中國權威的“價格聲音”,中國白銀現代化供應鏈管理制度的完善,白銀期貨的上市,對于優化白銀價格形成機制,提高白銀上下游企業風險管理水平,促進中國白銀產業結構調整和品牌建設,完善白銀金融投資產品體系,健全中國貴金屬期貨序列等方面意義重大。白銀期貨上市10年來,期貨市場的風險規避、價格指導、風險投資、資源配置與融資、供應鏈管理、品牌宣示功能等得到有效發揮,從而推動了我國白銀行業結構調整。
2019年10月22日,白銀品種和買方掛牌功能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線。
為進一步完善國內黃金白銀定價機制形成和提高金銀市場影響力,進一步服務實體企業和廣大金銀貴金屬投資客戶,2019年以來,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等黃金白銀金融產品創新在加快,做市商、集中定價、標準倉單、期權等產品紛紛加快上市。2019年6月5日,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白銀做市商;同年7月15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白銀詢價期權上市;2019年10月14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掛牌上海銀集中定價合約;2019年10月22日,白銀品種和買方掛牌功能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標準倉單交易平臺成功上線;2019年12月20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權交易正式掛牌等。
隨著國內貴金屬衍生品市場的不斷豐富,我國以黃金白銀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和銀行柜臺市場為主的多層次黃金白銀市場體系已經建立,在黃金白銀行業資源配置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不斷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行業高質量發展。
積極踐行“兩山”理念
推動行業綠色發展
10年來,有色金銀行業不斷堅持綠色、低碳、循環、智能化、數字化等發展,加快開發礦產金礦產銀無氰提金提銀工藝降低污染,全面推動黃金白銀行業綠色礦山、綠色制造體系(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業鏈、綠色企業)和綠色產業示范基地等建設,全面推動全行業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體系形成與發展。
綠色礦山建設方面,在自然資源部目前累計公布1255家國家綠色礦山中,金銀礦山占比達到11.24%,其中,127座金礦(占全國綠色礦山總數量比重10.12%)、14家銀礦(占全國綠色礦山總數量比重1.12%)入選全國綠色礦山名錄。
綠色制造體系和產業基地建設方面,中國銀都——湖南永興縣,以企業為主體,促進企業打造綠色、優質、高效的現代稀貴金屬綜合回收利用產業體系;以清潔生產技術改造為主要途徑,走綠色轉型升級道路,建立高效、清潔、低碳、循環、創新的綠色工廠和清潔生產企業,立標打樣,實現產業園區整體綠色發展。
目前,有色金銀骨干企業積極推動ESG建設。例如,紫金礦業集團公司依靠先進科技與工藝,不斷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水平,提高礦石中目標元素的回收率,減少“三廢”的產生與排放。在減排的同時,根據生產廢水的性質,對處理工藝進行優化設計,實現變廢為寶。該公司還全力推進綠色礦山、花園式礦山建設,努力探索一條礦山生產建設與生態環保相容兼顧、有機融合、相互促進的綠色礦業發展之路。目前,其擁有13座國家級綠色礦山,3座省級綠色礦山,7座綠色工廠,一座礦山公園。
奮進十載,中國有色金銀產業砥礪前行,開發金山銀山建設綠水青山,不斷推動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撫今追昔、展望未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放眼未來,更應不負韶華、意氣風發、為美好向未來,努力書寫中國有色金銀工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實現有色金屬工業強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有色金銀工業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yuyu666.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mqk@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